> 文章列表 > “一梦分明堕乡井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梦分明堕乡井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梦分明堕乡井”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《清远舟中寄耘老》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漂泊中的思乡之情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。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,他的作品不仅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,也反映了他丰富的人生态度。在这首诗中,"一梦分明堕乡井"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时的梦境,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故乡,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。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与人生感慨,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性格。

苏轼作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他的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从他的诗文中,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苏轼不仅在诗歌、散文、书法、绘画等方面有卓越的成就,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,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。

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,但他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。他的作品不仅是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,更是对精神与境界的追求。从“一夢分明堕乡井”中,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,这也是苏轼作品中普遍流露出的一种人文情怀。

“一梦分明堕乡井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梦分明堕乡井”出自宋代苏轼的《清远舟中寄耘老》。

“一梦分明堕乡井”全诗

《清远舟中寄耘老》

宋代 苏轼

小寒初度梅花岭,万壑千岩背人境。

清远聊为泛宅行,一梦分明堕乡井。

觉来满眼是湖山,鸭绿波摇凤凰影。

海陵居士无云梯,岁晚结庐苕水湄。

山腰自悬苍玉佩,野马不受黄金羁。

门前车盖猎猎走,笑倚清流数鬓丝。

汀洲相见春风起,白苹吹花覆苕水。

万里飘蓬未得归,目断沧浪泪如洗。

北雁南来遗素书,苦言大浸没我庐。

清斋十日不然鼎,曲突往往巢龟鱼。

今年玉粒贱如水,青铜欲买囊已虚。

人生百年如寄耳,七十朱颜能有几?

有子休论贤与愚,倪生枉欲带经锄。

天南看取东坡叟,可是平生废读书。

作者简介(苏轼)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出入境旅游